和平区人民检察院成立“马远为民工作室” 传承前辈精神 忠诚履职奉献

  • 来源:北方网
  • 时间:2023-08-25 18:07:44

.天津北方网讯:翻开和平区检察院的院史,有这样一位巾帼女将,用她一生的艰苦奋斗和一辈子的无私奉献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片段,每每阅读,总能让年轻检察官深受感动,备受鼓舞。她就是已经去世的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检察院离休干部马远。近日,“马远为民工作室”在和平区检察院成立,一场学习弘扬“马远精神”的活动正在展开。

.淡泊名利 忠诚履职


(资料图)

.1948年9月,18岁的马远参加了革命工作。新中国成立后,马远被分配到公安部工作。1979年,49岁的马远调到了和平区检察院。

.在检察岗位上,马远深钻精研业务,练就了过硬本领。从事检察工作的十多年间,她从来不图功不为利,认真细致办理案件,荣誉奖状、功勋奖章也拿得不计其数。但是她从来都不居功索取,淡泊名利。1990年,马远以副科长的身份离休。

.坚守公平 发挥余热

.作为检察人,马远始终在思考:社会上不懂法的人还有很多,矛盾纠纷时有发生,很多老百姓还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.从和平区检察院离休后,马远主动找到劝业场街办事处,和两位志同道合者一起创建了和平区劝业场街法律服务所,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素养做起司法服务、民间调解工作。20年的时间,她为帮助老年人维权不知疲倦地奔忙,共接待社区老年人法律咨询近万人,举办义务法律讲座上千次,帮助老年人解决房屋、赡养、继承、婚姻等各类纠纷1500余件。

.住在哈尔滨道的一户人家,因住房困难,两个儿媳经常闹矛盾,把公婆挤进了不足四平方米的小屋里。即使这样,儿媳间仍隔三差五就为房子的事吵闹一番,公婆一气之下找到搬家公司,把二儿媳的家具搬到胡同里。家庭的矛盾被瞬间激化,一场更大的纷争一触即发。马远闻讯后,立即同管片民警赶到现场。马远苦口婆心地做工作,语重心长的话语最终感动一家人,制止了事态的扩大。马远并没有就此止步,先后几次与这家两个儿子所在单位的领导沟通情况,反映住房的实际困难。在马远的多方协调和两个单位领导的重视支持下,这家人的住房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,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馨祥和。

.2011年,81岁的马远从劝业场街法律服务所离岗,但仍然闲不住,在街道党工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她在自己的居住地河西区挂甲寺街麦格里社区成立了“马大姐”热心法律服务站。直至2018年10月,因马远身体原因,“马大姐”热心法律服务站才结束了8年多的义务服务。在这8年里,她共接待了322件法律咨询。

.生命不息 奉献不止

.闲不住的马远在关爱公益、助力脱贫攻坚这件事上也没有缺席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马远通过媒体得知了四川大凉山孩子们的生活情况,她当即就决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,为孩子们做些事。从那以后,她每年都会亲手织一些毛衣、毛裤,连同用自己的工资购买的书包等学习用品,邮寄给山区的孩子们。那一年,她已经80多岁了。2020年12月,90岁的马远为孩子们寄去了16件毛衣。一个月后,她带着对孩子们的牵挂和不舍离世,享年90岁。在去世时,她的床头还放着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。

.临终前,马远立下遗嘱,将自己的一万元存款,委托子女交最后一次党费。

.马远虽然走了,但马远精神却在和平区检察院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弘扬。2020年,和平区检察院创建“社区检察岗”,主动延伸检察职能融入辖区社会治理。三年多来,全院以“社区检察岗”为阵地为平台为抓手,扎根社区、走近群众,通过为百姓解难题、办实事,不断优化基层法治环境、努力办好群众身边的“小案”,以检察之力服务保障和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助力法治和平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。

关键词:

精彩推送

油市需求走弱担忧升温
汽修 2023/08/25

资讯播报

iPhone壁纸:群体极化
平板 2023/08/25
核污染防治股逆势大涨
收藏 2023/08/25
平台跨界新气象
焦点 2023/08/25
桥修好了,河跑了
商务 2023/08/25